2 月份中国制造业PMI 为49%,自11 月的最低点38.8%连续第三个月反弹,但仍然处于50%的收缩线以下。
分行业来看,推动2 月PMI 反弹的主力是机械设备,受益于政府投资计划的陆续启动,通用设备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、电气设备的新订单指数分别大幅反弹25、20.7以及8.2 个百分点。但钢铁新订单指数大幅下降12.8 个百分点,显示前期的钢铁行业复苏迹象并不稳固。
出口订单指数反弹至43.4%(1 月份33.7%),分行业来看,除电气机械、交通运输设备、石油加工及饮料制造业之外,所有行业均低于50%的收缩线。
库存指数反弹,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指数2 月分别上升1.7 个百分点和4.2 个百分点(图4),但产成品库存回升速度快于原材料,显示下游销售压力依然较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钢铁行业的社会库存再次上升并创新高,并导致钢价走低,这显示下游需求弱于预期,行业可能进入又一轮去库存化过程。去库存——再库存化——去库存化的循环显示经济并未见底。
从业人员指数从1 月份43%的历史低点反弹至46.1%,
企业复工迹象明显,用电需求将逐渐回暖。2 月份的生产量和采购量指数分别为51.2%、49.5%,已经越过或接近扩张线,表明节后企业开工率有了明显的提高,这将有力带动用电需求的逐渐回暖。据了解,1 月份南方地区发电量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与春节因素有很大关系,而2 月份广东、浙江等地发电量的均呈现出10%以上的环比增速。
订单状况继续好转,企业进入回补库存阶段。2 月份的新订单指数上升至50.4%,预示未来企业开工情况也将持续好转。出口订单指数(43.4%)依然处于收缩区间,伴随着订单的回暖,企业的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均有所上升,显示前期剧烈的“去库存”已经暂告段落,企业开始进入适当回补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